跳至主要內容

香港科技園公司代表團訪問上海 促進滬港生物醫藥科技創新轉化合作

(香港,2023年3月31日)香港科技園公司(科技園公司)行政總裁黃克強先生日前率領科技園公司資深代表團展開一連兩天的上海訪問行程,到訪上海多間生物醫藥企業、產業平台和創新中心,並共同舉辦兩場滬港生物醫藥創新轉化專題活動,與本地生物醫藥科技界的領袖會面,鞏固和深化現有夥伴關係。同時,通過促進瞭解上海生物醫藥業的生態圈及發展進程,有望探索更多潛在的合作機遇,共建科技創新轉化走廊,以發展世界級的生物醫藥集群。

生物科技一直是上海的重要產業支柱。預料至2025年,上海將實現生物醫藥制造業產值2400億元,生物醫藥產業規模超萬億元。 行程期間,代表團走訪了多間領先的生物醫藥企業,包括合作夥伴上海醫藥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和羅氏,以及上海張江(集團) 及藥谷平台、上海生物醫藥基金、美敦力、強生創新JLABS @ 上海、ATLATL飛鏢創新研發中心以及上藥中央研究院等機構和創新平台。

科技園公司分別與上海張江集團、上海生物醫藥基金及上海醫藥合辦交流活動,名為「滬港生物醫藥創新轉化生態沙龍」以及「滬港生物科技創新轉化研討會」,與業界進行深入討論。會上,黃克強先生與科技園公司轉化研發所高級總監劉思雅博士向當地業界除了介紹香港科技園公司及香港創科發展藍圖,更重點提及香港生物醫藥技術轉化及生態系統,期望藉此推動滬港生物醫藥科技產業緊密合作,促進互聯互通,優勢互補,從而加速創新科技成果轉化。

科技園公司行政總裁黃克強先生指出:「滬港的交流合作源遠流長,近年上海將生物醫藥列為三大先導產業之一,與此同時在國家十四五規劃和香港特區政府的支持下,科技園公司積極與官、產、學、研、資合作,攜手壯大本地創科生態圈及人才庫,培育頂尖初創企業。 香港與上海的生命科學和生物醫藥科技領域潛力龐大,滬港緊密合作將可加速生物醫藥科技的創新科研成果轉化。」

推動滬港行業領袖間緊密的合作可有助建立滬港創新走廊,建立兩地的合作橋樑,充份發揮香港的國際化平台和基礎研究優勢,共同轉化世界級生物醫藥科技創新成果。

科技園公司作爲香港最大的科研和孵化基地,正努力提升香港作為國際生物醫藥科技樞紐的中心地位,提供雙向通道引入國際領先科研成果同時面向全球市場。早前科技園公司已先後與多間領先企業簽署一系列合作協議,包括金域醫學、阿斯利康(AstraZeneca)、勃林格殷格翰(Boehringer-Ingelheim)旗下風險基金、安進(Amgen)、默克(Merck)、上海醫藥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上海醫藥 )及上海生物醫藥前沿產業創新中心、羅氏(Roche)等。


此網誌的熱門文章

香港科技園公司夥伴企業英矽智能利用人工智能 找出致命絕症「漸凍症」 的治療新方向有助藥物開發救治病人

(香港,2022年8月4日)-  香港科技園公司(科技園公司)夥伴企業、由端到端人工智能(AI)驅動的藥物研發公司英矽智能(Insilico Medicine)宣布成功利用其專利人工智能靶點發現平台PandaOmics™ ,發現多個針對致命絕症「漸凍症」的潛在治療靶點。研究由英矽智能香港團隊與史上最大型及全面的漸凍症研究項目團隊Answer ALS合作完成,結果已於6月28日出版的《衰老神經科學前沿》 (Frontiers in Aging Neuroscience)雜誌上發表。 「冰桶挑戰」(Ice Bucket Challenge)熱潮令漸凍症近年廣受社會關注。漸凍症的學名為「肌萎縮性脊髓側索硬化症」,又稱「盧伽雷氏症」。據統計,全球有超過70萬人罹患漸凍症,當中香港約佔500人。患者從確診起計僅有2至5年的平均預期壽命,通常會經歷四肢無力、無法走路、難以說話、進食困難等症狀,最終因呼吸衰竭而死亡。目前已獲批的漸凍症治療藥物只能延緩部分症狀,卻未能阻止機能喪失,因此漸凍症仍屬無法治癒的絕症。英國著名物理學家霍金、《海綿寶寶》作者Stephen Hillenburg等名人均於生前罹患漸凍症。 研究團隊透過龐大的數據庫尋找與漸凍症相關的基因,作為新療法的潛在靶點。由英矽智能自主研發、以人工智能驅動的靶點發現平台PandaOmics™,分析了來自公共數據庫的中樞神經系統(CNS)樣本表達譜,以及來自Answer ALS項目的由誘導性多功能幹細胞分化成的運動神經元(diMN)表達譜。 經過分析後,團隊從CNS樣本和diMN樣本中識別了17個高置信度靶點和11個新型治療靶點。研究人員進一步在模擬漸凍症最常見遺傳原因的c9ALS果蠅模型中測試這些靶點,證實其中18個靶點(64%)與漸凍症的神經退化症狀相關。值得注意的是,這18個靶點中包含8個未有相關紀錄的基因,包括KCNB2、KCNS3、ADRA2B、NR3C1、P2RY14、PPP3CB、PTPRC和RARA。研究證明通過抑制這些基因,能夠改善漸凍症的神經退化症狀。所有潛在靶點均在已發表的論文和 ALS.AI 網站上列出。詳情可查閱論文:DOI:10.3389/fnagi.2022.914017。 英矽智能創始人兼首席執行官Alex Zhavoronkov博士表示:「這項合作研究的成果證明,將人類智能和人工智能相結合,可

科能中式電磁雙頭雙尾炒爐 裕寶工程

科能中式電磁雙頭雙尾炒爐以簡單的操作介面為主導。全系列電磁爐皆附設自動切斷電源功能及超溫保護裝置,確保安全。電磁爐除了做到的熱能轉換比率達90%的能效以外,還具備不會產生任何熱輻射、噪音、煙火及廢氣等優點,骨電磁爐具漸漸為市場和商業用家所接受。 裕寶工程優勢 : - 一站式提供設計、銷售及工程服務。 - 貼心訂造服務 滿足你獨一無二的需要 - 龐大客戶服務團隊 提供完善售後服務 用心研發專業爐具 助你開創商機 ! 資料來源 : https://yuepo.com.hk/ft/ProductInfo.aspx?Id=12192  

香港科技園公司與默克建立合作 推動香港生物科技創新及數碼醫療發展

(香港,2022年9月20日)— 香港科技園公司(科技園公司)今天宣布與專注研發的全球領先科學與科技公司默克(Merck)正式簽署共同培育計劃(Co-incubation)協議。默克致力推動創新,以改革醫療保健的未來,是次合作為其首個在香港的共同培育計劃,將加速專注於數碼醫療方案的生物醫學科技初創企業發展,並透過推動數碼醫療進一步為人類帶來貢獻。 隨著病人、醫療服務供應商及其他持份者日益對治療過程數碼化的需求增加,科技園公司和默克藥業將攜手為初創企業創造嶄新研發機遇,引領創新數碼方案,當中包括但不限於數碼療法、可穿戴式電子設備、人工智能(AI)藥物研發等,以應對未滿足的醫療需求。 香港科技園公司行政總裁黃克強表示:「科技園公司和默克均致力利用科學影響生命和健康,我們旨在匯聚世界頂級的科學家、企業家及帶來突破的人才。是次合作計劃為孕育突破性理念提供理想環境,涵蓋從科研到產品推出市場並產生積極影響等不同階段,以達至香港成為世界級生物科技中心的願景。」 默克香港董事總經理余文慧表示:「香港的創新潛力無窮,而數碼醫療的創新趨勢正在重塑未來的醫療。身為一間科學與科技公司,默克相信好奇心能夠推動人類進步,並持續透過數據與數碼科技驅動創新。透過各項支持、導師計畫以及共同培育計畫,我們致力於培養與推廣最好的初創公司,以強化未來的數碼醫療解決方案。我們期待看到這個計畫能產出令人振奮的創意想法,進而造福有需要的病人,對於更廣泛的社群產生正面的影響。」 該為期三年的合作計劃將充份利用科技園公司的創科生態圈,以及默克龐大的投資者及策略夥伴網絡,以加速全球初創將數碼醫療產品商業化的進程。默克將提供深入的行業見解,並協助高潛力初創與默克創新中心的戰略夥伴及不同業務部門建立連繫,共同探索新興市場的發展機遇。 香港擁有蓬勃的生物科技生態圈,亦為全球第二大的生物科技融資中心,為是次共同培育計劃提供強大後盾。合作計劃將在科技園公司現有的生物醫藥科技培育計劃下運作,可為初創企業提供高達600萬港元的融資及其他投資機遇,更可連結科技園公司的生物醫藥群組及使用科學園的實驗室設備,將創新意念轉化成商業成果。計劃同時獲科技園公司的轉化研發所支持,這個橫跨生態圈的平台專注於加速將生物醫藥科研轉化成具影響力的創新成果,從而推動醫療保健的改革轉型。 是次合作亦顯示科技園公司和默克有機會在其他領域作進一步合作,例如智能